|
债务风险研究专业委员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债务风险研究专业委员会积极探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控策略,为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提供支持。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张,债务风险不断积累。 1.债务规模庞大:截至 2022 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 35.06 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 14.40 万亿元,专项债务 20.66 万亿元。 2.债务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债务以银行贷款为主,债券发行规模较小,融资成本较高;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务占比过高,偿债压力较大。 3.隐性债务问题突出: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隐性债务,这些债务透明度低,监管难度大,风险隐患较大。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一)财政体制因素1.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而支出责任却没有相应减少,导致地方政府财力紧张,债务负担加重。 2.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难以有效弥补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 (二)地方政府行为因素1.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顾自身财力状况,大规模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扩张。 2.政绩考核机制不合理:长期以来,GDP 增长率是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导致地方政府官员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债务风险管理。 (三)金融监管因素1.金融监管不到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存在漏洞,导致其过度融资,债务风险不断积累。 2.金融机构风险意识淡薄: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忽视风险控制,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大量贷款,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策略(一)完善财政体制1.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适当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2.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1.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2.转变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观: (三)加强金融监管
1.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 2.提高金融机构风险意识: (四)妥善化解隐性债务
1.摸清隐性债务规模:组织开展隐性债务清查工作,摸清隐性债务规模和结构,为制定化解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隐性债务化解方案: 四、债务风险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债务风险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方面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政策研究与建议: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例如,可以研究如何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如何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行为等问题。 2.风险评估与预警: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可以定期发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报告,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 3.经验交流与推广:组织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交流活动,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方法。例如,可以举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金融机构代表等共同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问题。 |